新学期 新起点 新气象
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就已经从此角度说明中国哲学的正当性。
因此,首先应当给与以上所提到的那些人以一切必要的资助。毋庸讳言,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中西殊路也反映在哲学思想上,侯外庐先生对文明进程的中西殊路有深刻而精辟的论述,兹不赘言。
中国古代君王以公的名义治天下,故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说,但孔孟还是重视保护人民赖以安居乐业的恒产的,力求正确处理公私关系。这体现了儒家与斯多葛派共同的天人合一、既超越又内在的思维方式。他甚至将怜悯与嫉妒、猜忌这些几乎人人厌恶的病态心理并列,说:正如在身体中有些疾病很容易患上,如感冒、腹泻,同样在灵魂中也有些疾病很容易患上,如嫉妒(enviousness)、怜悯(pitifulness)、猜忌(quarrelsomeness)等等。(17)塞涅卡也说:真正的仁慈……意味着关爱人类就如关爱自己。以中国哲学的精华为根柢,扬弃德国唯心论和英美经验论两大价值观念体系,重建现代理性,儒家的仁学思想无疑是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
而在奴隶出身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那里,幸福乃是生活的目标,声称要永远能够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而不陷入自己想要回避的东西(76)。(77)(78)(79)(80)[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99、80、88页。他的前期思想,比如知行合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甚至致良知,这些大家都讲的很多。
第二就是万物一体的思想在阳明先生晚年良知学体系里面,所引起的一种变化,或者说对阳明先生晚年思想体系的完善所发生的一个作用,这也是居越以前所没有的。当然只发可能有些绝对,事实上也并非如此,但主要讲万物同体,这点应该是没问题的。不过若从泛爱万物来讲天地一体,墨子的兼爱思想也未尝不可以作为天地一体思想的来源之一。在文章的最后,他说如果现在有人听到我的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忿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
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来源于程颢的话。我们以前讲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代表阳明学比较注重内在的功夫,还是更多关注完善主体内在修养。
是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圣人通过教化、教育,解除隔蔽,再启发大家回到你的本心。但是阳明在此答书最后讲,我前面讲的都比较浅,不是根本。一般认为,阳明先生是在49岁到50岁,在江西南赣时期明确提出致良知这个话头和思想,致良知就是阳明先生他的思想体系的晚年定论。
陈来,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来源:《光明日报》 进入 陈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万物同体 王阳明 。世人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然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如果说在《答顾东桥书》的《拔本塞源论》里还不是那么特别清楚的话,那么到了《答聂文蔚》第一书是最清楚的。万物同体就是万物一体,因为程明道讲了两句话,一句话讲一体,一句话讲同体。
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曰:亲民以明其明德也。
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这说明他单一地只讲一个思想,这个单一的不是别的东西,也不是单一的讲良知,他是专讲《大学》的万物同体这个思想、宗旨,来让大家去求本性、致良知。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
现在是用万物一体的这种感受性来规定良知。如前文所言,南宋以后特别是明代诸子,在讲万物一体思想的时候,重点都放在那种宇宙意识的体验当中,但是阳明先生对这个问题的发明、阐发,强调的重点是亲民仁民的社会实践。这个理到底是什么?现在他把它集中表达出来,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当然他讲的时候,也把跟本心良知的学说加以结合。所以,在此前他的良知是用是非之心来规定的。其意义在于扩大了是非之心概念的意义。
第一段话是这么讲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一般大家以前非常关注《答顾东桥书》前面关于格物的讨论,非常长。
曰:明德亲民一乎?君子之言治也,如斯而已乎?曰: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而孝之德明矣。他这段话最后一句说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
这种情感使他在讲万物一体思想的时候,自己身心贯穿了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对于别人、对读此书的人也能够发生强烈的感动。明正德十六年至嘉靖六年(1521—1527),王阳明居住在越城生活讲学,在这六年中,没有任官的行政事务,没有平定叛乱的戎马征战,是阳明一生中最为难得的一段从容学问的时期,他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王阳明的是非之心和他的良知的内涵,在这个时候,有所变化。阳明晚年强调的万物一体思想,更注重亲民的实践,转向了对程明道先生提出的博施济众的那种人道关怀和社会实践,扩大了良知的公共性,使个人的境界能够社会化、实践化,成为一种社会思想,具有推动社会实践的意义,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当有更重要的意义。但是晚年的良知学的新的讲法,朝向内圣外王,而不仅仅是内在的修养。在这一点上,他的几个弟子,包括再传弟子,都没有完全传承他的万物一体思想,第二代阳明学的一些人,还是主要追求那种最高的宇宙体验境界。
但是如果仅就49岁到50岁这个时候阳明先生所讲的致良知来看,应该还不是他最后讲的那个致良知体系的全部。亲民以明其明德也,故能以天下为一身。
这个可以说是阳明先生对宋明理学关注强调的万物一体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阐明。以前是讲心即理心外无理。
我们在前面的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这句话中,就可以了解他实际上在讲万物同体的思想的时候,他也是用万物同体的思想,贯穿到对本性本心和良知的一种理解。另一方面,自我和宇宙的一体境界,毕竟还是个人的精神境界,不能展现在社会实践,从实践哲学的角度看,还是有限制的,还是属于理学家个人精神内在追求的方面。
我们看他在这里具体解说的时候,这种感受性其实是属于仁一体之仁,所以更多的其实是恻隐之心,仁之端,而不是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以我们可以说:程明道万物一体的思想,其实有双重的含义。也就是程明道先生讲的莫非己也。南宋以后,特别是明代的思想发展来看,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这种一体思想或者同体思想,是第二种,就是追求那种内心生活的高远的精神境界、那种精神哲学、那种宇宙体验。
这就是张载的《大心篇》里面讲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我认为这个思想,在阳明先生晚期的思想里,有一个转折的意义。
阳明在《拔本塞源论》这篇文章中,已经把程明道先生开创的同然、同体的思想,跟他的心学思想结合在了一起。我们以前讲的是非之心,从孟子来讲,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明明德亲民,犹言修己安百姓。这明白地是用万物一体的思想解说亲民的意义。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5MoBan@YunYunAn.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后台-全局配置-定制标签-内容页声明修改】。
标签: 本轮市场煤价反弹难以为继 江西南昌举办首届国际旅行商大会 共话文旅融合新发展 江西煤老虎退休2年后被查 群众拉条幅放鞭炮庆祝 山东今年将全时段查处煤炭行业违规行为 前4月江苏对阿盟进出口增长超五成 焦炭领跑重启供给侧起点还是终点? 一所小学刮起“足球旋风” 也门胡塞武装:再次袭击美国航母 未来网评:与祖国共成长,与未来一路“童”行 世卫大会修订国际卫生条例 加强大流行病应对能力 玉树少年们的北京“六一”日记 焦炭价格下跌、库存增加 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市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已致多人伤亡 董军:不允许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损害亚太 2018年焦化业经济运行情况与展望 五六月份煤市保持平稳 港口煤价不会大幅上涨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文化交流是法中关系的重要纽带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改革助推新质生产力走出实验室 湖南携手香港共同开拓食品餐饮市场新渠道 仅用五回合,张志磊KO美国前拳王维尔德
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千人宴”变花生毛豆宴是在自毁旅游招牌
何建明:如何讲好“石榴花开”的故事?
国际锐评丨三个角度看懂中国经济真实状况
商务部:上周全国炼焦煤价格环比下降0.1%
“提灯验车”验出欺诈套路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